时间:2025-07-15 预览:0
钣金楼梯扶手是建筑楼梯的关键安全部件,需满足GB 50352-2019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中“扶手高度≥900mm(住宅)/1050mm(公共建筑)”“扶手直径30-50mm”等要求,同时兼顾美观与安装便捷性。
结构形式与材料选择
1. 常见类型
落地式扶手:立柱直接固定于楼梯踏步或地面,适用于宽度≥1100mm的楼梯,立柱间距≤1500mm,底部设≥80mm高踢脚板。
墙装式扶手:通过支架(L型钣金件,厚度≥3mm)固定于墙面,支架间距≤800mm,适用于空间受限的狭窄楼梯,扶手与墙面净距≥40mm。
组合式扶手:上部为钣金扶手,下部为玻璃或金属栏杆,如某写字楼楼梯采用304不锈钢扶手(直径42mm)+10mm厚钢化玻璃栏板,通过不锈钢夹件(壁厚2mm)固定,通透率>70%。
2. 材料优选
室内场景:选用SUS304不锈钢(表面粗糙度Ra≤1.6μm)或电解钢板(镀层厚度≥12μm),可通过拉丝(纹路方向一致)、镜面抛光(反射率≥85%)提升美观度。
室外场景:采用SUS316L不锈钢(钼含量≥2%)或热浸锌钢板喷户外粉(耐候性≥10年),沿海地区需额外进行钝化处理(盐雾测试≥2000小时)。
人机工程与安全设计
1. 尺寸优化
扶手顶面离踏步前缘线距离≤50mm,方便抓握;转弯处扶手需水平延伸≥300mm,确保上下楼梯过渡顺畅。
幼儿园等特殊场所采用双层扶手,下层高度600mm(适用于儿童),上层高度900mm(适用于成人),双层扶手间距≤300mm。
2. 防滑与连接强度
扶手表面滚花处理(花纹深度0.3-0.5mm,节距2-3mm)或包覆橡胶条(厚度2-3mm,摩擦系数≥0.6),潮湿环境下防滑性能提升50%。
立柱与扶手通过氩弧焊接(电流80-100A,层间温度≤60℃)或压铆工艺(铆钉直径4-5mm,拉拔力≥500N)连接,焊接处需打磨光滑(粗糙度Ra≤3.2μm),避免应力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