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加工
齿轮传动
手板制作
钣金
模具
设计
表面处理
3D打印

资源中心

齿轮传动的热处理工艺

时间:2025-08-01 预览:0

齿轮传动的热处理工艺

齿轮传动的热处理工艺是提升其承载能力与寿命的核心技术,需根据材料特性与工况需求选择针对性方案,实现表面硬化与心部强韧化的平衡。渗碳淬火是汽车、工程机械齿轮的主流工艺,将 20CrMnTi 等低碳合金钢齿轮置于 920-940℃的渗碳炉中,通入甲烷与氮气混合气体(碳势 1.0-1.2%),保温 4-6 小时使齿面碳含量升至 0.8-1.0%,随后油淬(油温 80-100℃)至表面硬度 HRC 58-62,心部硬度 HRC 30-40,有效提升齿面耐磨性与接触疲劳强度(接触疲劳极限可达 1100MPa)。

对于高速精密齿轮(如机床主轴齿轮),氮化处理更具优势,将 38CrMoAlA 合金齿轮在 500-520℃氨气中保温 20-30 小时,使齿面形成 0.15-0.3mm 的氮化层(硬度 HV 800-1000),处理后变形量<0.02mm,无需二次加工即可保证精度。氮化层的高硬度可抵抗齿面擦伤,适用于润滑条件较差的场合,但承载能力略低于渗碳工艺(弯曲疲劳强度约 800MPa)。

大型齿轮(如风电齿轮箱齿轮)常采用调质 + 表面淬火工艺,先经 850℃正火 + 650℃回火使心部组织均匀(硬度 HB 220-250),再对齿面进行中频感应淬火(频率 10-25kHz,加热温度 850-900℃),淬硬层深度 2-5mm,齿顶、齿根均需淬透,避免使用中产生齿根断裂。热处理后需进行低温回火(180-200℃,2-3 小时)消除应力,确保齿轮在长期交变载荷下的尺寸稳定性(变形量<0.05mm/m)。此外,对于航空齿轮等高端产品,还需进行深冷处理(-196℃液氮浸泡 2 小时),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(<5%),进一步提升尺寸精度与耐磨性。

 


立刻开始您的极致制造体验

赶快体验我们带给您的五星制造服务吧!

立即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