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加工
齿轮传动
手板制作
钣金
模具
设计
表面处理
3D打印

资源中心

表面处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

时间:2025-08-19 预览:0


 

表面处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

航空航天领域的表面处理技术以极端环境适应性为核心,需满足耐高温、耐腐蚀、轻量化等严苛要求。铝合金部件处理以阳极氧化与化学转化为主:飞机机身蒙皮采用硬质阳极氧化(膜厚 20~50μm),硬度 HV350,耐磨性比普通阳极氧化提升 2 倍,同时通过封孔处理(沸水或镍盐封孔)使耐盐雾性能达 1000 小时以上;航天火箭燃料箱的铝合金表面则采用铬酸阳极氧化,形成 0.5~1μm 的致密氧化膜,确保与推进剂(如液氧、液氢)的兼容性。

钛合金部件依赖特殊处理提升性能:发动机叶片采用等离子体喷涂(PSZ 氧化锆涂层,厚度 0.1~0.3mm),可承受 1100℃以上高温,热导率<1.5W/(mK);起落架钛合金表面进行渗氮处理(扩散层深度 0.1~0.3mm),表面硬度达 HV800~1000,接触疲劳强度提升 40%,延长使用寿命。高温合金(如镍基合金)用于燃烧室时,需采用真空镀铝(膜厚 5~10μm+ 陶瓷涂层(AlO₃),反射率>80%,减少热辐射损伤。

功能性涂层应用广泛:卫星天线反射面采用镀金处理(纯度 99.99%,厚度 0.5~2μm),确保电磁波反射率>98%;航天器舱体密封面用等离子体聚合膜(厚度 1~5μm),低释气率(总质量损失 TML1%,可凝挥发物 CVCM0.1%),避免污染光学仪器;导弹弹头则通过 ablation 涂层(碳 - 酚醛复合材料),在再入大气层时通过烧蚀耗散热量,耐温达 3000℃以上。表面处理还需通过严格测试,如热震测试(-196~300℃循环 50 次)、振动测试(20~2000Hz),确保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。

 

 

 

立刻开始您的极致制造体验

赶快体验我们带给您的五星制造服务吧!

立即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