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9-18 预览:0
在钣金压铸生产流程里,抽检环节堪称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防线。由于钣金压铸涉及高温高压作业,原材料特性、模具状态、工艺参数等众多因素稍有偏差,就极易导致产品出现砂眼、气孔、变形、尺寸精度不足等各类缺陷。抽检能及时揪出这些不良品,避免流入后续环节造成更大损失。
抽检需严格依据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开展。常用的有基于统计学原理的 GB/T 2828.1 等抽样标准,按照生产批次规模确定样本量,保证样本对整批产品具备充分代表性。针对不同类型钣金压铸件,检验项目各有侧重。以汽车发动机缸体这类对强度和密封性要求严苛的压铸件为例,除常规尺寸测量外,还要借助 X 射线探伤检测内部是否存在缩孔、裂纹等缺陷,通过液压试验检验密封性;对于外观要求高的电子产品外壳,重点检测表面粗糙度、平整度以及有无飞边、划伤等瑕疵。在检测手段上,综合运用三坐标测量仪精准测量尺寸,工业 CT 扫描洞察内部结构,硬度计测试材料硬度等先进设备与技术。
一旦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产品,必须迅速启动应对机制。一方面,追溯问题根源,是原材料质量欠佳、模具磨损严重,还是压铸工艺参数失准,进而针对性整改;另一方面,依据不合格比例和严重程度,对整批产品妥善处置,或筛选返工,或直接报废,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。持续积累抽检数据并深入分析,还能为优化生产工艺、改进模具设计、提升原材料质量提供有力依据,助力企业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。